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心海花園
2019原境秋冬主題展-華嚴經

心海花園

不讀《華嚴》者不知佛門的富貴啊!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又名《雜華莊嚴經》,透過一種廣大多元的花園概念,展現著佛陀覺悟的世界萬象,在開悟的佛陀眼中,這個浩瀚的宇宙悉是重重無盡的法界莊嚴。接續著開啟大地伏藏的因緣,原境邀請您一同來賞花,共享「華嚴花季」動人的清淨能量...

法界大花園

龍樹是古印度著名的大乘佛教學者,西元二世紀中葉出生於南印度的婆羅門家,自幼聰明博學並精擅吠陀、天文、地理、圖讖諸說,後因迷惑於隱身幻術且深陷女愛歡愉遊戲而釀禍,體悟了「欲為苦本,眾禍之根,敗德危身,皆由此起」,於說一切有部出家修道。他遍讀經典又勤於周遊參學,可能也受到安達羅派大眾部教團的影響,最終在雪域佛塔與老比丘相遇,秉持大乘佛教的經典並積極闡述其思想,深受《般若經》和《華嚴經》的影響,龍樹不但成為中觀學派的開創者,也是日後諸多佛教宗派追尊的祖源。

《華嚴經》集結於西元二到四世紀中葉,最初時空點當是落在安達羅王朝的烏荼國,靠近大海邊的補澀波耆釐(Puṣpagiri;或稱補澀波山)。1996到2006年的考古工作確認了遺址就在Langudi Hill,有意思的是印度的《吠陀》、《摩訶婆羅多》等書,都說到水神婆樓那龍王經常往返於此,這兒的靈驗大佛塔便可能被神化為龍宮所在地。

《華嚴經》原本只流行於南印度,日後才逐漸傳播到中印度和西北印度,龍樹生活的時代參與著《華嚴經》被匯集成一部大叢書的過程,或也就是因為《華嚴經》的出現和水國龍王的信仰親切,才傳出龍樹入龍宮、見龍王與獲得塔藏真經之說。隨著他到各地遊化也讓《華嚴經》流布更廣,許多學者認為西域的于闐、遮拘迦國一帶是最後的匯集處,可以說大本《華嚴經》的集結過程,正是一部精采的宗教文化發展史。

而由龍樹所撰寫的《十住毗婆沙論》,就是解釋《華嚴經》菩薩學程的重要著作。《華嚴經》豐厚的文化內蘊與身心淨化之道,於七到八世紀間完備了華嚴宗的理論,建立起獨特的判教與玄講,與天台宗、法相宗並列為唐代佛教的三大教門,影響後世佛學的開展相當深遠。

不讀《華嚴》者不知佛門的富貴啊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又名《雜華莊嚴經》,透過一種廣大多元的花園概念,展現著佛陀覺悟的世界萬象,在開悟的佛陀眼中,這個浩瀚的宇宙,悉是重重無盡的法界莊嚴。接續著開啟大地伏藏的因緣,原境邀請您一同來賞花,共享「華嚴花季」動人的清淨能量。

光明遍照的聖者

梵語的Rocana和Vairocana,是「光明照耀佛」與「光明遍照佛」的意思,Vai這個接頭詞意指「普遍」,對印度人而言Rocana與Vairocana是同義辭。

作為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教主,以其名號突顯著釋迦牟尼佛以智慧和慈悲攝化世間的美德,東晉佛陀跋陀羅舊翻的六十卷《華嚴經》以「盧舍那(Rocana)」譯之,而唐代實叉難陀新翻的八十卷《華嚴經》則譯為「毗盧遮那(Vairocana)」,毗盧遮那佛後來也衍為大毗盧遮那佛(Mahā-vairocana),成為密教至高唯一理智不二的法身佛「大日如來」,由於譯音的不同造成了後世各教派出現詮釋的差異性。

而在漢傳佛教的佛身觀之中,有完整的法身、報身和應化身之意義分別,天台智者大師便以毗盧遮那佛、盧舍那佛、釋迦牟尼佛來對號入座,雖然一分為三卻是三者即一啊!《觀普賢行法經》提到「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,其佛住處名常寂光」,善巧由此將「有相觀」導入「無相懺悔法」以淨化身心,又吉藏法師在《華嚴遊意》明說盧舍那佛即是釋迦牟尼佛。

既然三者不一不異,初期的法身佛、報身佛便與化身釋迦牟尼佛的形象彷彿,許多〈造像記〉都延伸出一像中具足三身的內容,唐代開始才逐漸進行圖像學的區分。

如「佛身相」頭戴五佛寶冠‧身披袈裟,雙手結「最上菩提印」‧坐千葉寶蓮臺。或如「報身菩薩相」頂戴五佛寶冠‧身披天衣瓔珞,雙手結「法界禪定印」‧坐金剛須彌蓮華臺。這是比較常見的兩類圖像學經典。當然還有其他數種造型也是極具莊嚴感的,連忿怒尊不動明王也屬於大毗盧遮那佛的示現。

明代蓮池大師認為密宗的五方佛或三十七尊,盡皆毗盧遮那佛的化身,可以說毗盧遮那作為諸佛的源,就像般若作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母。毘廬遮那是一切佛智慧功德的匯集體,如恆星永不止息地散發光能,佛陀也這樣慈悲地照護著我們。

菩薩學園

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叢書最遲在四世紀應該已經完成,就是由佛馱跋陀羅(Buddhabhadra;359-429)在418-420年間翻譯入華的,先於此晉本《六十卷華嚴》之前翻譯東來的單行本華嚴經典。主要有相當於〈十地品〉的《漸備一切智德經》(297;西晉竺法護譯)或《十住經》(402-412;姚秦鳩摩羅什譯),還有相當於〈入法界品〉的《佛說羅摩迦經》(西晉聖賢譯),可見這兩經是華嚴系經典比較古老成立的文本。

相對於《般若經》專說破除執相的空性之理,《華嚴經》更多地強調菩薩行的實踐,這正是從「真空」開展到「妙有」的進展,儘管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經過部派佛教而發展出來,但是卻有著完全不等同於傳統保守教團的開放特質。大乘菩薩的心靈淨化與深觀廣行過程,由《十住經》到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對菩薩階位的安立,從十個階段的「十地」衍至五十二位次的「信住行向地等妙」,成為漢傳佛教菩薩學程的典型框架。

「地」的梵語 bhūmi為住處、住持、生成的意思,也就是住其位為家──並於其位持法、育法、生果之意,這是孕育聖者智慧生命的美妙場域。而《華嚴經》中對於「十」這個數字的重視,也是其他經典中比較少見的堅持,這種自然數整體的完成(本自具足),或說是多數連續的無限量(重重無盡),象徵一種圓滿莊嚴的境界,深深地影響華嚴宗學者的思想與科判。

觀諸部經論所列舉的十地名稱總有許多類,依《華嚴經》的十地學程列名如下:
(一)歡喜地(pramuditā-bhūmi)
(二)離垢地(vimalā-bhūmi)
(三)發光地(prabhākarī-bhūmi)
(四)焰慧地(arcismatī-bhūmi)
(五)難勝地(sudurjayā-bhūmi)
(六)現前地(abhimukhī-bhūmi)
(七)遠行地(dūrajgamā-bhūmi)
(八)不動地(acalā-bhūmi)
(九)善慧地(sādhumatī-bhūmi)
(十)法雲地(dharmameghā-bhūmi)

菩薩在一地一地的修證境界中淨化心性並開發智能,如初地菩薩的堪忍力甚強,在難事逆境中能夠堅定不退沒,身心柔軟穩定且不好諍訟,對於佛法的清淨信心讓他在說法時有無量的喜悅湧出,因悲願而時時惦念眾生給予救護,像這樣泯除瞋恚心的慈行者必定受到大眾歡迎。也以這樣淨除欲界塵垢的能量而進昇第二離垢地,以十善業作為自利利他的功課,才能漸行邁入深廣的第三地菩薩禪定之法,在廣大悲智願力的前導下證入甚深的法性禪海之中。也因為具備不會陷於對甚深禪定的貪染,優遊於眾多三昧得念力自在散發智光,就這麼踏實地走在成佛之道,直到第十地的「菩薩離垢三昧」,菩薩坐登大寶蓮華王之上,通身放光現法界萬象,盡情報恩廣度芸芸眾生。十地菩薩於一念頃所作的佛事,如無邊覆雲普降甘露法雨,其福慧功德不異諸佛,這在《華嚴經》中真是莊嚴的篇章。

宇宙萬象

根據晉譯六十卷《華嚴經》所說,「蓮華藏世界」作為毗盧遮那佛的化域。這是在風輪上香水海中的一朵大華,大華被無量的殊勝花蕊莊嚴著,其中含藏了微塵數的世界,或是藉蓮花的神聖性而稱為「蓮華藏世界海」。唐譯八十卷《華嚴經》中描述著此世界總共有二十層,我們所住的娑婆世界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,都位在此蓮華藏世界海的第十三層,從相與性兩個向度來講──蓮華藏世界海就是一真法界,即是《華嚴經》稱如來性而談說的世界觀。

佛陀藉由娑婆世界的空間結構來描繪蓮華藏世界海的深廣莊嚴,一個「三千大千世界」包含有十億個須彌山天下,而「蓮華藏世界海」竟然是由恆河沙平方的「三千大千世界」所構成,再有恆河沙個「佛世界海」組合成一個「佛世界種」,繼而以無量的「佛世界種」共構了「一佛所度之分」(一佛世界所化分齊)。這一多相即、大小互攝、重重無盡的構成方式,讓人望洋興嘆而難以思索起,蓮華藏世界海之深廣如此不可思議,這是暢演了「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」。

蓮華藏世界海觀可與現代的宇宙全息觀相共鳴,這種稱性表述對於我們看待自己的身心和生命運作很有意義,就像我們的心統領著全身五十到一百萬億的細胞,以心為王的大我與每一個細胞的小我,透過細胞染色體的連結而不一不異,心王若學習到無我觀空的智慧,通身細胞盡化入空性的境界,反之心王若集起惡念時,全身細胞將陷入於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淵藪之中,令諸毒素反客為主導致心王威神的削弱,因煩惱而引帶出各種魔業障礙而自食苦果。蓮華藏世界的稱性之談提供當代人極佳的生命智慧開示,讓我們不會被套牢在惡念起伏的相續中而得解脫,妙哉蓮華藏世界海──真不可思議功德……。

梵韻滿娑婆

〈入法界品〉是《華嚴經》中較早成立的單元,若說《十住經》(〈十地品〉)是以「十」這個數字為特色,那麼〈入法界品〉就是明顯地以「海」為基質了。這個「海」字有時意指內陸湖泊,或也可指向印度洋或阿拉伯海之類的大洋,集結出〈入法界品〉並非一人所完成。

部分集結者或許是南印度人,具有航海的背景和商人的親切,才會出現許多南印度地名和以船師身份為善友的經文。而另一部分集結者也可能是中亞或新疆人,他們的環境景觀、語音和詞彙滲透到經文內容,完成於紀元前後百年之間的「四十二字門」,其中就有來源於于闐的音聲元素。

而「四十二字門」另有「大海印三昧陀羅尼門」之名稱,善財童子從眾藝童子處學習到的方法,是經由音聲而入於空性來證取般若波羅蜜的,以法悟諸法為基礎原理。如《文殊師利問經‧字母品》之「一切諸法入於字母及陀羅尼字」,其中有事修的鍛鍊也有理觀的禪思,也就是修學字門的方法分為「唱誦」和「觀想」兩種儀軌。後來華嚴古德援引中原聲韻的傳統來結合字門文化,借用豐富的音聲變化作為修行方法,發展了漢傳佛教文化史中精緻的演唱藝術。在華嚴法會的儀式之中莊嚴道場,也以集體唱誦的共修力量來攝心得正受,「四十二字門」是被成功漢化的例子。

唱「阿」字時普願法界眾生,入「菩薩威力入無差別境界般若波羅蜜門」……。當我們專一唱念華嚴字母,身心和諧乃至能所銷亡時刻的大寧靜,心鏡正如海洋印現萬象,善哉「大海印三昧陀羅尼門」,唱誦利人天。

圓融無礙

每一個宗派和教門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教學法,「止」與「觀」作為大乘佛教的實踐論,華嚴宗也確立了自身的「五教止觀」系統。禪觀是指觀照智慧的鍛鍊,透過正確的訓練方式引導學習者深入禪定養成智慧,以期達成止觀雙運(定慧等持)的能力。

杜順禪師深入華嚴並開發「法界觀門」,允為華嚴宗的禪觀特色。一般可概分為:真空絕相、理事無礙、周遍含容」等三觀,這與天台宗的「空、假、中」(三觀)頗有交集。或許正是古代遊心佛法的大師們之心靈共鳴處,「真空絕相觀」並非空無所有的虛無斷滅,首先還得先揀別現象的「空」和方法的「空」。一般觀察現象的「空」是就空可顯色、色必歸空來說,所有個別存在的人事物都是成住壞空的歷程,若如《大般若經》所談的「二十空」乃是屬於實踐論,是能超越煩惱和所知等障礙以達到徹底覺悟的方法和過程。

杜順和尚的「真空觀」是要認清前述的種種空而終至於無所可空,他以四段觀法來進行。先從「會色歸空觀」入手,宇宙間的一切色法都是多種條件和合而生的暫時相狀,在分分秒秒的無常變化中是沒有自主性或永久性的,亦即是在緣起性空之理觀上去淡化對於一切「有」的執取,續以「明空即色觀」在性空緣起的理觀上避免落入對「無」的頑執。然後進入第三階段的「色空無礙觀」,色雖即空而色無盡;空雖即色而空未隱,這就像是跨年的高空煙火一樣,七彩繽紛璀璨豔麗的當下,彼此生滅滅生、色空空色且不相為礙,掌握了活潑的「非死寂」之後,終以「泯絕無寄觀」而進入真空的生命境界,無寄於色、無寄於空、無寄於色空無礙。

四個階段從「比量」破除「非量」終至於「現量」,真空與幻色彼此無礙以臻於因無所住而生其心,「真空絕相觀」即是初步證到法身空性。雖為華嚴法界觀門的最初成就,但已經是遨遊於浩浩法界,本地風光無不全現了。

理觀有心得者尚須要靠事境的鍛鍊,因此進修第二「理事無礙觀」,透過真空觀所證得的色空不二之理,在一切形而下的萬事萬物存在中實踐,將原本由一機一境所領悟的智理,融入塵塵剎剎和剎剎塵塵以期圓通無礙,這是落實在行住坐臥的生活時刻而自然契入者。

此觀的學程在一和無量的統合中略分十門:
一、理遍於事門
二、事遍於理門
三、依理成事門
四、事能顯理門
五、理能奪事門
六、事能隱理門
七、真理即事門
八、事法即理門
九、真理非事門
十、事法非理門
從理觀事有生滅成壞之分;由事悟理有隱顯同異差別,猶如虛空含容眾相;又像明鏡中影現的無量塵剎,雖無逆順決定卻是因果宛然。理事無礙的生活就是淨土的品質。

如果像大菩薩一樣可隨眾生心而起無礙廣大的妙用,那就是進入第三「周遍含容觀」的境界,也有十門學程如下:
一、理如事門
二、事如理門
三、事含理事無礙門
四、通局無礙門
五、廣狹無礙門
六、遍容無礙門
七、攝入無礙門
八、交涉無礙門
九、相在無礙門
以及如海印三昧般的第十、普融無礙門,將此十種無邊幻化門活用於一切行法便成「十玄門」了。
華嚴行者之隨心所欲不踰矩盡於斯,澄觀於《華嚴法界玄鏡》中,以真空觀配理法界;理事無礙觀配理事無礙法界,更依周遍含容觀配事事無礙法界;包羅萬事萬物的事法界,讓其中的關聯性益加清晰,杜順和尚說:「行由解成,行起解絕!」一語道破華嚴哲學之妙處啊!資訊時代的人們所建立的網絡,早已經是撲天蓋地重重無盡,在被物質所役使的當下,您是否也願意回頭看到自己的智慧光明網,學習普賢菩薩的「無礙輪三昧」呢?

十玄融通

「法界觀」和「十玄門」為杜順和尚首創,這不僅是華嚴宗立論與修持的核心,更是依此契入華嚴大定的方法。華嚴泰斗方東美先生曾說過:「瞭解華嚴法界觀,才能過渡至普融無礙的十玄門!」法界觀是引導人們遠離裂解生命整體性,回歸到完型生命全體的大機大用者。這一位被唐太宗以「帝心尊者」敬稱的大師,相傳是文殊菩薩的化身。智儼從杜順和尚的教法當中,提煉並撰作了〈華嚴一乘十玄門〉(古十玄),日後法藏(賢首國師)在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又提出「新十玄」,真是將《華嚴經》的哲學特色傳達得淋漓盡致。今談「十玄」多是根據澄觀《華嚴經疏》中所列,此教以相即相入為思想核心,重在闡發各類法門之間的統一、包容與延續性,在學派多元化的歧異開展趨勢之中,具有相當重要之整合意義。

「1同時具足相應門」是總說的,同時即無前後、具足則無遺漏、相應才能互攝互融,真心的作用與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皆相共鳴,一時如海印三昧頓現萬象,所謂的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聖者的生活本身就是即體即用的無礙境界,其餘九門皆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的別說。

「2廣狹自在無礙門」就空間立論,以「於一毫端現寶王剎」的視野,展現「坐微塵裏轉大法輪」的氣魄,就像居高鳥瞰山川盡收眼底。

「3一多相容不同門」若一室千燈光光互攝,千燈重重無礙;一燈宛然不同。

「4諸法相即自在門」說「一即一切;一切即一」,如大海湧出的千萬漚泡變化,那一與多的關係就像大海與漚泡的親密連結,觀音的普現色身三昧能為芸芸眾生作隨類應化身,多元身相盡是慈悲與智慧的展現。

還有善巧轉念的「5秘密隱顯俱成門」,健康相顯則病患相隱;病患相顯則健康相隱,如種子含藏著生命的全體方有或顯或隱的歷程,當以此理觀照處世便能在順逆隱顯中安住。

「6微細相容安立門」可讓森羅萬象和諧有序,萬法共生共榮相互尊重而不雜亂,真是美善又莊嚴的世界啊。

借帝釋天宮珠網為喻的「7因陀羅網境界門」,網有千珠能夠彼此互相映照,而其中一珠所映現的一切珠影,更轉現於其餘的九百九十九珠之中,這多層次的影現之道正是華嚴義海重重無盡的活力。

「8托事顯法生解門」是寄託一事即顯法門無盡,可就一塵一事令人啟動深信解相,佛門教學靈活生動;隨拈一法觸目皆道,那「一枝紅杏報春來」或是「溪聲盡是廣長舌」,總能讓人觸動佛性種子而深深感動著。

「9十世隔法異成門」專講時間假象,念劫圓融十世隔法能顯延促同時、三際一如之理,我們都曾經在一夕之夢中翺翔百年,「處夢謂經年,覺乃須臾頃,故時雖無量,攝在一剎那!」千年與瞬間只在一心一念。賢首國師說:「無心之心,是汝真心。」

終以「10主伴圓明具德門」明一法即能圓滿一切法,無量的智慧善巧與福德資糧從此修集,學習這「十玄門」的觀照功夫,將引領我們走向真、善、美、聖的生命境界。

火吻清涼

一套完整的生命淨化工程,必然含有理論系統與實踐次第,《華嚴經‧入法界品》就是以行證理的典範。膾炙人口的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」故事,便是指一位正信佛法的善男子,受文殊菩薩啟發之後,如何經歷走過一百一十國城,參訪並內化了五十五位善知識的多元教法,以圓滿「發菩提心;行菩薩行」學程的人生劇場。故事中的善知識們來自社會各個階層,他們都在自己的生命中落實了大乘佛法的生活,並對周邊的人、事、物發揮正向的影響力,真正是默默傳遞佛法的優秀人才。

透過毘目瞿沙仙人的指引,善財童子往南方的伊沙那聚落,想要去請詣勝熱婆羅門的「無盡輪解脫法門」,不過伊沙那是個情勢不甚穩定的環境,人心相當浮動而且正陷入狂熱的騷亂當中,為了撫慰人心並教化大眾,勝熱婆羅門採用「與火共舞」的辦法,始終以「刀山火聚」的反道為方便。

面對著勝熱婆羅門與弟子們的極至苦行,緊密而威猛的火網與眾多白刃的刀山交互穿插,這種沉浸在攀刀山跳火網的喜悅,不禁讓旁人通身顫慄起來,這就讓善財童子的內心也產生極大的衝擊與恐懼。

順相易解;逆相難知,運用貪、瞋、癡等三毒之相來權充教具,是考驗著我們深層心靈結構的特效藥。就在善財童子接受天神們的勸說且深自懺悔,並隨喜學行勝熱婆羅門的功德火花時,然後善財童子從刀山一躍而下,心中滿懷感恩的喜悅和勇氣,果然親自在空中、在火中體驗了菩薩三昧的清涼滋味,才發現智慧心海所燃起的熊熊烈焰,竟然能夠燒盡惡道和天神的各種苦樂情境,這讓善財童子感激得熱淚橫流……。

華嚴長者李通玄曾經製作頌文:「根本智火遍虛空,生妙智慧金剛刃,能破眾生堅執業,還成本妙智光明。」來讚嘆勝熱婆羅門的智慧是何等善巧啊。《妙法蓮華經》在談觀世音菩薩的智慧與慈悲時,也說「設入大火,火不能燒,由是菩薩威神力故!」。原來佛法就在世間,功德歸於大眾,善知識正是能發掘其中奧妙的人,身處後後現代的我們是否也能虔誠,領解這性空真火、性火真空的開示呢?

善心精純

有許多人以為《華嚴經》屬於教門,偏重於大乘佛法義理的開發,其實在實踐這方面,它也有修行的方法而且次第清晰。因此《華嚴經》是一部浩瀚如海的心靈淨化工程,華嚴大德們將此經行門分為前行、正行與妙行,分別以〈淨行品〉、〈梵行品〉、〈普賢行願品〉為代表。

〈淨行品〉是藉由事緣從轉念中培養出清淨的信心,就像《大智度論》所說的「唯信能入;唯智能度」。雖然〈淨行品〉「淨行」與〈梵行品〉「梵行」同屬清淨行,但梵行比較強調修四無量心和離念無相行。法藏在《探玄記》中區分出淨行與梵行有不同的修行層次,原始佛教時代的僧俗二眾皆可修梵行,當時是以「戒律具足而無所犯」為標的,出家戒律相對繁多;在家行者則以五戒為考量。《長阿含經》指出對佛法充滿信心並樂於聽聞佛法的比丘,能弘揚佛說以利益眾生又能深入禪定解脫者方為梵行。傳統將〈梵行品〉(brahma carya)的戒觀、悲願和般若,含攝在十住位菩薩行門當中,作為五位修行中的資糧位以累積福慧條件,「解理正住──智導深行──從智啟悲」所謂菩薩三賢位,為進入菩薩十地位和成就佛道打下厚實的根基。

此為「七處九會」中的第三忉利天宮會,由正念天子啟問法慧菩薩應答,講一個華嚴行者的成熟度,如何由凡夫小乘轉入大乘菩薩的修法,以契合於無我的般若智慧為前導,遠離一切妄念雜染執著而契入寂靜真境,此為全心全意無怨無悔地邁向佛陀之道的正行。如《華嚴疏鈔》說「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華嚴之梵行」,終入於微妙的〈普賢行願品〉……。

原境邀請您一起翻開《華嚴經》,並清楚看見成佛的藍圖。

佛身相好

念佛包括了像觀、生身觀、法身觀,按照《觀佛三昧海經》說有三類觀佛法:略中略、略說、廣說。略中略也就是以「三十二相‧八十種隨形好」為入門方便;略說則有八萬四千莊嚴之相;廣說還有無量無盡的微細眾相。藉由像觀以「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形好」為媒介,透過對佛像形象元素的專注來鍛鍊,以成就禪定喜樂的身心境界……。

《十住毗婆沙論》說到不念相好讚歎佛身者則永失今後世的利樂因緣,可見念佛相好是一種殊勝的相遇,因著這個相遇而能夠與佛同在常隨佛學,您是否也樂意學習這暖心的體驗呢?

華嚴宗以不思議法、十身相海、隨好光明三品闡釋佛陀的法、報、化三身之德,學習一乘法門者皆能理解這正是體、相、用的微妙層次。《華嚴經‧如來相海品》所敘述的九十四項是更加深廣的延伸,終說佛身中有如是等十蓮華藏世界海微塵數佛大人相,於諸肢節種種妙寶以為莊嚴,這是緣於佛陀長遠修集的智慧與慈悲資糧所致。

《善生經》提到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佛陀一毛的功德,佛陀一切毛的功德不及一項隨形好的功德,聚合八十種隨形好的功德還不及一項相好的功德,一切相好的功德總集尚不如白毫相的功德,白毫相的功德復不及無見頂相的功德。來到華嚴的相好世界,則相相互攝互入,盡成帝珠梵網,無上莊嚴。
分享本文
主題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