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2024原境系列主題展

尋訪善知識 ── 現代五十三參

主題緣起
善知識之重要性
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人們減少了互動與思考,依賴著快速的搜尋結果。然而,這些未經深思的資訊如同浪花碎片,雖易取得卻難以真正把握。
現代人常忽略觀照自我的重要性,心中的困惑和追求被忙碌的生活所掩蓋。人們不清楚自己與世界的真正關聯,無法有目的地前進。
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困境,拓展生活視野。當我們願意正視內心的困惑和追求,並主動尋訪善知識,從他們的人生歷練覺察、了悟其中智慧,便能深化理解並更好地實踐於生活中。

主題內容
尋訪善知識-現代五十三參
此次主題期望彰顯「實際參學」的重要性,激發求知精神並促進行動力。以善財童子尋訪五十三參的故事為例,鼓勵大眾向外出走積極尋訪善知識,並以現代善知識的經驗為借鑑。
《大方廣華佛華嚴經》的入法界品記載,善財童子受到文殊菩薩啟發,歷一百一十城,南行拜訪五十三位善知識,這些善知識來自各行各業、不同年齡、性別和身份,每位都傳授了一種法門。
善財童子的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尋求善知識的艱難,並學會把握因緣,以人人皆有智慧的平等心態發掘智慧與真理,最終圓滿菩提證入法界

第一參 德雲比丘
依照文殊菩薩的指示,善財童子前往勝樂國妙高峰上尋找德雲比丘。「向勝樂國,登妙峯山,於其山上東、西、南、北、四維、上、下觀察求覓,渴仰欲見德雲比丘。經于七日,見彼比丘在別山上徐步經行。」
• 當善財童子不再執著於當前景物,並懂得傾聽世間萬物的聲音,無所住的心境開拓了他的視野,不受欲求所困的他體悟到山間的一切皆能成為他的善知識。
• 德雲比丘授其念佛法門,當念念不離清淨則所見所聞皆為佛境界。

第二十二參 婆施羅船師
婆施羅船師教導大眾航海要訣,帶領出航並尋獲寶藏。乘船道路即修行道路,船師就是我們的明燈,照耀著我們的修行之路。
•「佛法大海,唯信能入,唯智能度。」當智慧心海與大海相連,乘風破浪後便能到達菩提彼岸。
• 縱使生活逆境如驚濤駭浪般將我們翻覆,要以海洋般寬廣的心胸朝目的地前進。掌管自心,證入智海。

分享方向
修行路上,善知識無處不在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善財童子,或是別人的善知識。這次講座讓大家有機會親近善知識,邀請各行各業的人分享他們的生活哲學與智慧,希望能從這些經驗中獲得啟發。
多元背景的分享
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各自的生活經歷為出發點,分享他們對生命價值的看法,幫助聽眾理解如何面對生活的挑戰。
五十三參的架構
參照五十三參,講述每一參如何有層次地引導我們回歸自心本性。透過每參所對應的議題與經歷,引導每位聽眾深思生命的真正意義。
參學之動力激發與要義
講述「傾聽內心聲音」與「主動探索生命的價值意義」之重要性。

主題理念
生命的圓滿境界
在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中,我們學習觀照自己並親近善知識,在追尋過程中發掘藏於世間的真理與見解,並以此付出實踐。善知識猶如明燈,引領我們走向生命的圓滿境界。
分享本文
主題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