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2021原境春季主題展

佛陀之心---珍貴的楞嚴法門

◆楞嚴經起源
佛陀一生的慈悲教化,在印度靈鷲山上暢盡本懷,當年法華會上同座聞法學習的法友因緣,隨著佛法的東傳而成熟在光州大蘇山。智顗法師(A.D.538-597)一生弘闡《法華經》,參與法華三昧的行持盛事,傳承自慧文與慧思禪師(A.D.515-577)的心地法門,從理論與實踐的融通中發明「三止三觀」,完備了漢傳佛教第一個本土宗派天台宗的基礎。
因聽聞一位梵僧提及此理事境界與《楞嚴經》有相似處,於是智者大師(=智顗法師)心慕《楞嚴》而築臺拜求此經,山頂的虔誠求經一拜就是十八年。

般刺密帝受到智者大師十八年登臺拜經的故事所感動,便發願要將這部經典傳譯到中國來。在《法華經》的〈法師功德品〉和〈常不輕菩薩品〉中,談到善士受持《法華經》以淨化六根的效能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各具功德特色,不論是就修行之因位還是所證的果位,「諸根清淨」都是說明佛陀和聖弟子們的身心狀態。

《楞嚴經》則對於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優劣與適性度進行論判,從「六根清淨」到「六根互用」意旨幽玄,兩部(楞嚴經、法華經)經典前後合觀便能探得禪修關鍵,《楞嚴經》是破邪顯正的光明燈塔。原境與您一起來推動楞嚴大門,開啟一道直趨涅槃的心路!

文—郭祐孟

祕寶東來

根據《開元釋教錄》的記載,唐代懷迪和尚住於此山南樓寺,原是一位飽學經論、專志靈悟的行者,因羅浮山地近海隅之便造就了他與東來梵僧的共學因緣,與遭貶欽、高二州(廣西和廣東)的宰相房融(是武則天當政時遭貶的宰相)本為法友,又再一次行遊廣府時,偶然結識了梵僧般剌密諦,知曉又有祕寶梵典來華,便於唐神龍元年(A.D.705)夏天,共建高州制止寺(今廣州光孝寺)的譯場金三角。這一年正月適逢武則天病篤,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革命迫使武氏退位,由中宗李顯復辟廢周國號以恢復大唐,房融因受武氏男寵失勢之波及而遭貶南向,才有了參與共譯梵典的因緣。

眾僧參與從般剌密諦的手臂中剖取經書,房融之女提議必須以人乳融化凝血重現經文,「般剌密諦傳經‧懷迪證譯‧房融筆授」,還有鳥萇國沙門彌迦釋迦參與。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是這般神奇地出現於中土,遺憾的是翻經完畢上奏朝廷時適逢武后崩逝,房融並未因此而得以北返終還是客死他鄉。

宿習難淨

《法滅盡經》提到各種經典到了末法時代會逐漸消失,而《楞嚴經》的存歿就是正法現不現前的指標,而阿難尊者與摩登伽女的愛情故事,正是楞嚴法會的精采開場。

少年英俊相貌莊嚴的阿難,脫隊托缽乞食時因熱渴而走向古井,恰巧遇上打水的摩登伽女,摩登伽女對眼前這位沙門眼睛一亮,從心中發出讚歎:多麼莊嚴的比丘啊!無奈一念生起的強烈愛染和執著,牽動著兩人的宿世情緣,當然也是阿難效法佛陀不分種姓的慈愛受施,讓摩登伽女感動入心甚至引發想思之病。

母親雖然深知比丘是神聖不可侵犯的,卻也因為愛女心切而成共犯結構,展開一場邪術咒力與沙門威儀之間的拉拔戰。阿難於危難之際心念佛陀而感應道交,佛陀以頂上千葉化佛放光宣說咒輪,派遣文殊菩薩赴摩登伽女家解救阿難,忽然清醒過來的阿難馬上捨離摩登伽女。

難過的摩登伽女一路追尋阿難來到佛陀跟前,五百世以來相敬互愛虔誠奉佛的夫妻善緣,所有糾結終因楞嚴一會圓滿轉化。允許這位栴陀羅(賤種)女出家又能證果一事,引起各婆羅門和長者們的議論,當然也驚動了波斯匿王,想要破除古印度婆羅門既有的優越觀點是很不容易的,佛陀在這邊以許多的善巧方便引導大眾入於真實平等之愛。

《楞嚴經》以阿難受摩登伽女誘惑險些破戒為序,阿難悲泣悔恨自身一向多聞卻未全道力,而啟請佛陀開演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之最初方便。宿習是所有修行者難以滅除的無形障礙,從佛陀抽絲剝繭的教導之中,藉著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呪的密護,才讓歷劫的愛染永脫成就清淨道業。

悲願深重

〈扣鐘偈〉:「願今得果成寶王、還度如是恒沙眾,將此深心奉塵剎、是則名為報佛恩,伏請世尊為證明、五濁惡世誓先入,如一眾生未成佛、終不於此取泥洹……」這是服侍佛陀的阿難尊者所發出的深重大願。
當阿難尊者在聽完佛陀從七處徵心、十番顯見,再對五陰、六入、十二處、十八界和七大進行剖析,終於藉此大開圓解而掌握了如來藏性,此為楞嚴會上極具慎密理論結構的篇幅。

禪門之所謂「先參‧後學」是阿難尊者至此參悟宗旨、善得證解,因此悲心之策動,廣為天下蒼生發起菩提心,以真實的菩提信願來報答佛陀的法恩,並且起誓深入五濁惡世,準備再煉化微細的塵沙惑與根本無明。如法華會上發願入穢土來流通教法的大士,這一份堅定的金剛願心真是讓人觸動且讚嘆,也因為阿難尊者能夠親證本心,才啟後學導出楞嚴圓通之門,深入論述修證行位與免難離過的實踐歷程。

一部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的前「理」與後「事」,讓修行者身心鍛鍊的全紀錄明白呈現,「舜若多性可銷亡,爍迦羅心無動轉」,即便是──大地可以平沉、虛空也能夠粉碎,阿難尊者學佛的金剛心始終不動搖,這正是大乘佛教普賢行者的風範,虛空有盡‧我願無窮!

廿五圓通

《楞嚴經》中著名的「二十五圓通」,揭示了二十五種修行解脫成就聖道的方法,都是諸大菩薩以及阿羅漢們的經驗分享,它們各有不同的切入點和與之相應的修行條件,初從憍陳如五比丘聽聞佛陀音聲說法而悟明四諦,終依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為圓滿。當佛陀詢問:「哪一種方法能令阿難開悟?未來眾生要依何種方便門入菩薩乘求無上道最易成就?」,文殊菩薩卻從二十五種法門當中,特別標選並讚嘆觀世音菩薩的「耳根圓通門」,因為相對於眼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根,耳根的限制比較少才顯得殊勝。

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;欲取三摩提,實以聞中入!」,《楞嚴經》始終唯令選入耳根法門,「返聞聞自性」是最直截了當的入手處,遠從無數恆河沙劫觀世音佛以來的古老傳承,透過〈耳根圓通章〉莊嚴地呈現,提點出耳根圓通法門的確實可行性。佛陀先前為阿難尊者開顯如來藏深義,漸次導入耳根法門的教授一切守戒攝心和設壇持咒之法,無非都是為了開發耳根圓通的加行,所有勸除妄習和誡識邪歧之教,皆是助成輔佐耳根圓通的善巧方便。

壇儀護念

〈錢水西藕花香里讀楞嚴圖〉詩曰:「茅屋三間淨掃除,藥爐經卷老僧居。自從一見《楞嚴》後,不讀人間糟粕書。」這就是漢傳佛教對此經的高度推崇。

「──密持禪誦‧觀像莊嚴」持咒行道而建立壇儀是極其慎重的事,對於壇場的樣貌、規矩、表法等等,雖可隨力而辦卻不能馬虎從事。楞嚴壇場的「即事而真、理事一如」殊勝無比,從當陽處張懸盧舍那佛起,到護壇的諸大金剛天部眾神等,造像題材是相當豐富的。

楞嚴壇場淨外資內、借境觀心,其體用功效無異於今之禪堂,總是一處安身攝心深入止觀的場域,所以此壇場的布置對映著法數,終不偏離覺性的發起與鍛鍊。壇懸佛畫有聖力密輔護念之功,十六圓鏡形影重重相涉成帝珠莊嚴道場,更於壇外遍懸幡華以資助行,佛陀與行者的感應道交盡於斯,因為一向專持楞嚴神咒,融身、語、意三密克成一行,則易使身心明淨猶如琉璃,這正是透過壇儀而得諸佛密護的善巧方便。

禪修點滴

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」是學習佛法的基本命題,若沒有如法的律儀薰陶和鍛鍊當基礎,一個行者便很難深入優質的禪定。
當二十五位修行者分享修習圓通的心得之後,佛陀便因阿難尊者的啟請而宣講戒律,殺、盜、淫、妄本是「攝心」根本,為了讓修持楞嚴三昧者能夠順利出脫塵勞,佛陀便將「不淫戒」提列指導的首位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妄語順序從之。

在楞嚴教法中標記為「四大清淨明誨」,芸芸眾生緣於妄見愛染而生妄習情執,種種生命型態之間的爭論較勁與無盡流轉,正是禪修者必須正視內省的課題。修習止觀期間的身心變化有時非常微妙,若不能以正見和律儀堅守護身,則容易落入微細魔事的幻境心牢。

佛陀為大眾和阿難尊者詳細分析種種禪境,苦心叮嚀做好五陰主人的心理建設,莫被客塵境界迷惑而陷落「五十陰魔」,這種細膩的身心解構彷若今天的精神分析醫學。古德禪師們細究其中的情境因由,對禪修者來講確是不可忽略的功課,這是《楞嚴經》深受禪門尊崇的價值之一,也是留給我們極為珍貴的教誨。
分享本文
主題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