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2020原境秋季主題展

品味人生 生命幻住—老病死的滋味

近年來許多發願讀誦《華嚴經》的善士,在台灣社會形成了華嚴菩薩之海會,大家隨著善財童子的一路遊學,來到遍植妙意華的一座國城,這裡是個美好而充滿悅性的磁場,是華嚴行者的歡喜學園啊。善財童子在此遇上兩位善友─德生童子和有德童女,聆聽他們分享著「菩薩幻住解脫門」,這是深刻觀解緣生幻住的方法,很棒的生活智慧。每當我們遭逢逆境的當下,便可以學習去理解業行煩惱的幻住,因為幻住無常所以遲早總會變化消逝的,觀幻住就不容易黏著於情境,可以減緩逆境中的痛苦,不再反覆地陷入憂悲苦惱。每當遇到順境的當下,也要學習去理解順心歡樂的幻住,因為幻住無實所以好景不常,觀幻住就可以減少歡樂消失之後的失落感,也好比較穩定地回到生活日常。

安身立命:因為害怕老病死,而尋求自我的身心安定,得到解脫

人的一生如同戲劇的展演,在親情、愛情與友情交織的幸福網中,卻永遠少不了老病死的逼迫隨逐。有一回波斯匿王在閑靜處思惟,想到讓世人生不起喜樂的三件事情,「老」讓人可憎、「病」令人不可愛、「死」更是教人不可追念;波斯匿王想到此便覺身心不安,於是他起身往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請教佛陀,對於能夠去思惟生命課題的國王,讓佛陀也讚美了一番。佛陀說到自己之所以出現在世間,之所以殷勤地傳布佛法,正因為世間的「老、病、死」,是一切眾生極為苦惱的必修功課,而想要克服這些煩惱和恐懼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佛陀為回應波斯匿王的說法,便藉著他裝飾嚴麗的車子為例,歲月的侵蝕終將讓其色彩斑駁、脫落乃至破毀;人們再有端正殊妙的色身都會因衰老而敗壞;病痛剝奪人們的力氣導致衰弱無能,終究是要邁向死亡的。佛陀鼓勵波斯匿王能夠收攝身心樂於禪定,了知生、死、衰老與病患的侷限性,以佛法修練人生來跨越生死此岸,邁向煩惱止息清涼解脫的彼岸。

癡愛病本:因為我有太多人生的痴愛,所以才會生病

隨著人類醫學進步與現代化,許多病痛雖然能夠得到比較理想的救治或療癒,但環境的迥變、社會進步快速以及人心的複雜化,卻也同步導致疾病項目的益發繁瑣突變,就像今年引爆的新冠病毒全球疫情,影響所及是連結到生命、生活、生存的每一個環節。疾病未生前如何養生保持身心的穩定,一旦疾病生起時又該如何與它共生安處?充滿慈悲心的維摩詰居士和文殊菩薩,上演了一齣「問疾」的戲碼,他們問的「是心、是法,不是身!」心是病本、法是良藥,色身則是您我悟道的媒介,維摩詰居士說「從痴有愛,則我病生」,這是總答了芸芸眾生的病源「無明之所覆,愛結之所繫」的五蘊身,正屬老、病、死與無邊苦惱隨之而生的業報介質,看來對於生命實相的愚痴和對於可愛境界的貪染佔有,正是一切病痛積聚和興起的根本原因,想要達到如同佛陀的金剛不壞圓滿身,我們還得在心性上老實修學,深觀此身無常無實,珍惜感恩珍重此身利樂世間,欣羨讚嘆諸佛法身之功德巍巍,只待水到渠成的吉祥日。

中陰救渡:善用中陰階段,救渡新的生命未來

「死亡」是生命中的莊嚴課題,當媒體報導畫面出現了別離的景象,總會讓人為之鼻酸興發同情。或許您會認為臨終關懷只屬於宗教的職能,但是事實上有許多人的一生不需要宗教,卻也能夠安身立命且善終無憾,我們除了重視並珍惜各種宗教為亡者所從事的關懷與協助之外,也要尊重、聆聽並學習無宗教者的生命智慧。北傳佛教的「中陰」學理,於今生「本有」和來世「生有」間,再安插一個不屬於六道輪迴的「中陰(中有)」,這前、後兩期生命中間的五蘊身心聚合體,同時具備了六道物種的多元變化可能。由於「中陰身」具有來去自如毫無障礙的神通,針對這種特殊的生命狀態,發展出一套「中陰身救度法」,少了肉身體質牽絆的「中陰身」。僅受「業氣」網狀包覆,肉身、心性的分離如禪修者深入正受,恰好是一個認證心性得解脫的機會。許多蓮友更重視的是臨終的持續助念,乃至於民間盛行的七七度亡法事,利用「中陰身」來加行薦福,也是為新亡者殷殷祝福的虔誠表現。

愛的道別:看淡無常,心安平安對人事物的真愛道別

在資訊暴漲的時代,社會環境與人事興替的快速變化,讓人心充斥著更多的不安定感;網路的便利性知識傳播,不用出門卻能知曉天下事,這似乎是現代宅男宅女們的新宗教;在唯物主義的思想浪潮之中,沒有受過覺知訓練的人,很容易因為追逐或迷惑於外境,而任由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無端作用,導致身心強烈負擔和失衡,甚至因為怨恨造作種種惡行,在愛恨情仇與好強鬥勝中消磨生命。《莊子》一書對生死問題的討論特多,透過夢蝶的寓言來談人與外物的和諧交感,在泯除物我隔閡的鍛鍊中將生死對立加以融通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死亡之前圓滿所願,或提早為死亡做好準備預立遺囑等等,都是謙卑面對死亡的美好動作。佛陀以睡如嬰兒的右脇安詳姿態,表達一種不生不死的大般涅槃,展現聖者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的生命品質。讓我們佇立在臥佛之前,透過視覺的境教來泯除對於死亡的恐懼,從隨業流轉的迷惑生死和顛倒,漸入信念清淨隨願受生的深廣菩薩道。我們若能學習心安平安之法,才是對一切人、事、物的真愛道別。
分享本文
主題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