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之心—珍貴的楞嚴法門
「佛陀之心 珍貴的楞嚴法門」已經印刷完成!本書內容集結了2021年春季展的11場講座的開悟精華,用各種專業角度解析《楞嚴經》,帶領大家由不同的角度認識佛陀之心!
書內每個章節頁尾有附有剪輯Qr-Code,可連結至youtube觀看講座精華剪輯影片,歡迎大家多加利用。
【實體書刊誤資訊】 (電子書不受影響)
頁碼15~18頁「楞嚴壇場19幅尊像畫」,因排版作業與校對疏失,而遺漏「北方毘沙門天王、藍地迦、頻那、夜伽」等四位尊像,特將遺漏尊像補充於此。
連結可下載補充頁面,即可自行列印夾頁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5EprpQyoTd4BRHamRTCw92NphJBBiNRP/view?usp=share_link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佛陀一生的慈悲教化,在印度靈鷲山上暢盡本懷,當年法華會上同座聞法學習的法友因緣,隨著佛法的東傳而成熟在光州大蘇山。智顗法師一生弘闡《法華經》,參與法華三昧的行持盛事,傳承自慧文與慧思禪師的心地法門,從理論與實踐的融通中發明「三止三觀」,完備了漢傳佛教第一個本土宗派天台宗的基礎。因聽聞一位梵僧提及此理事境界與《楞嚴經》有相似處,於是智者大師心慕《楞嚴》而築臺拜求此經,山頂的虔誠求經一拜就是十八年。般刺密帝受到智者大師十八年登臺拜經的故事所感動,便發願要將這部經典傳譯到中國來。在《法華經》的〈法師功德品〉和〈常不輕菩薩品〉中,談到善士受持《法華經》以淨化六根的效能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各具功德特色,不論是就修行之因位還是所證的果位,「諸根清淨」都是說明佛陀和聖弟子們的身心狀態。《楞嚴經》則對於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優劣與適性度進行論判,從「六根清淨」到「六根互用」意旨幽玄,兩部(楞嚴經、法華經)經典前後合觀便能探得禪修關鍵,《楞嚴經》是破邪顯正的光明燈塔。原境與您一起來推動楞嚴大門,開啟一道直趨涅槃的心路!
書內每個章節頁尾有附有剪輯Qr-Code,可連結至youtube觀看講座精華剪輯影片,歡迎大家多加利用。
【實體書刊誤資訊】 (電子書不受影響)
頁碼15~18頁「楞嚴壇場19幅尊像畫」,因排版作業與校對疏失,而遺漏「北方毘沙門天王、藍地迦、頻那、夜伽」等四位尊像,特將遺漏尊像補充於此。
連結可下載補充頁面,即可自行列印夾頁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5EprpQyoTd4BRHamRTCw92NphJBBiNRP/view?usp=share_link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佛陀一生的慈悲教化,在印度靈鷲山上暢盡本懷,當年法華會上同座聞法學習的法友因緣,隨著佛法的東傳而成熟在光州大蘇山。智顗法師一生弘闡《法華經》,參與法華三昧的行持盛事,傳承自慧文與慧思禪師的心地法門,從理論與實踐的融通中發明「三止三觀」,完備了漢傳佛教第一個本土宗派天台宗的基礎。因聽聞一位梵僧提及此理事境界與《楞嚴經》有相似處,於是智者大師心慕《楞嚴》而築臺拜求此經,山頂的虔誠求經一拜就是十八年。般刺密帝受到智者大師十八年登臺拜經的故事所感動,便發願要將這部經典傳譯到中國來。在《法華經》的〈法師功德品〉和〈常不輕菩薩品〉中,談到善士受持《法華經》以淨化六根的效能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各具功德特色,不論是就修行之因位還是所證的果位,「諸根清淨」都是說明佛陀和聖弟子們的身心狀態。《楞嚴經》則對於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的優劣與適性度進行論判,從「六根清淨」到「六根互用」意旨幽玄,兩部(楞嚴經、法華經)經典前後合觀便能探得禪修關鍵,《楞嚴經》是破邪顯正的光明燈塔。原境與您一起來推動楞嚴大門,開啟一道直趨涅槃的心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