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大地是藥,那箇是自己?文殊般若智與生命的圓滿實踐
盡大地是藥,那箇是自己?文殊般若智與生命的圓滿實踐
盡大地是藥,那箇是自己?文殊般若智與生命的圓滿實踐

盡大地是藥,那箇是自己?文殊般若智與生命的圓滿實踐2021原境夏季主題展

主講人
見卯法師
活動日期
2021/08/27 星期五
活動時間
下午2:30 - 下午4:30
原境2021夏季主題展
摩訶曼殊師利—青蓮慧光‧吉祥文殊
第六場分享會
【講座主題】
   盡大地是藥,那箇是自己?
   文殊般若智與生命的圓滿實踐
【主講人】見卯法師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)
【講座日期】2021/8/27(五)
【講座時間】PM02:30~04:30
【Google meet會議室代碼】iwd-tbrj-pdf(輸入須包含“ - ”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般若的不同解釋
1.了無法相:緣起性空
2.本有之佛性,自性清淨心
3.三種般若:文字、觀照、實相般若。
簡言之,藉由如實觀照事物的本質─緣起性空、夢幻泡影、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、無生無滅,畢竟空、無相、無作……,以破除煩惱、無明,透達生命實相的智慧。

成佛之道SOP:
1.破一切執妄:般若如大火,破一切妄,則本具自性現前。眾生會誤認學佛是為了追求圓滿,但其實只是要我們去破除執妄。《八十華嚴》:『奇哉!奇哉!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,愚癡迷惑,不知不見?我當教以聖道,令其永離妄想執著,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。』眾生與佛的差別在於,佛陀已經破除妄想執著;不向外求取、破妄執,如來的智慧德相自然顯發。
2.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:
◆無住、無念、無相、離二見
◆三輪體空
3.一行三昧
◆理一行:眾生的分別心習氣很重,不易直觀法界,需經一番修行後,澄清擾動的心水,淘去煩惱泥沙後,才得漸與實相相應。
◆事一行:念佛三昧,專持佛名時,能所要清楚分明,不夾雜不間斷。
4.菩提無所得,解脫無所證:但復本時性,過河不需舟,不應執著法門的方便。
5.禪宗以《金剛經》印心:六祖惠能因《金剛經》徹悟,並依此般若思想,建立完整的禪宗修證體系。

圓滿?
1.世間法皆相對、生滅,從境上尋求,「離道別尋道」,是找不到圓滿的。
2.「智者悟真,理將俗返。」
3.「唯有佛菩提,是真歸仗處。」
4.六祖徹悟歎言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

實踐 以行成德
1.信解行證:要實踐,把知見落實在生活中。
2.必假躬行:「古人學問無遺力,少壯功夫老始成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」若學習古人在讀書所下的苦功的態度,用在修行上必定成就。
3.研經旨趣:修正知見,為落實之依據,得安身立命處,即由教理指示出修行的方向,次第及實踐之道,非廣尋文義。

盡大地是藥
《碧巖錄》第八十七則:「雲門道。藥病相治。盡大地是藥。那箇是自己。…」「文殊一日,令善財去採藥云。不是藥者採將來。善財遍採。無不是藥…」
只要能夠對症下藥,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法門,去除二見妄就不離自性清淨。
所謂「藥病相治」是指藥是治病的方便,藥與病相依,如果病痊癒了還繼續吃藥,無病反而變成有病。以此告誡修行人,佛說一切法,為治一切心,對治了妄想執著,就不應繼續執著佛法,應要學會不斷放下,「以楔出楔,前後不著」。

那箇是自己?
眾生以五蘊為我,把色法感受當作”實我”,但這個真的是”我”嗎?人的身心狀態是時刻變化的,沒有恒常不變的主體存在。就連所謂”我以為””我所賺”到的”錢”也是眾多因緣成就的(集結了客戶、老闆、員工、所受教育…種種因緣)。萬物相依,無眾生,即無菩薩。
「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,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。」追求至道不難,就是放下揀擇、分別,以平等心看待一切,自然就能洞徹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。

再舉腦神經專家吉兒.泰勒(Jill Taylor)腦中風的故事,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意外,使她失去了左腦分析思惟等功能,但在她被迫放下分別的同時,卻感受到心靈的自由開闊、全無負擔。這也啟發了我們,如果能藉由修行,”自主地”放下分別、愛憎,了解感受的虛妄性,不相續妄想分別,增強自我觀照及轉念的能力,如同古德所言:「分別是識,不分別是智。」就能更貼近佛法的智慧。

善用其心 活在當下
此藥能殺人?活人?存乎一心。「岸無彼此。…全在當人自會。…不可推解心。望佛祖意。」識得真我,放卻思量、生滅心,則盡大地是藥。
《華嚴經.淨行品》:「若諸菩薩,善用其心,則獲一切勝妙功德。」智首菩薩一百一十問文殊菩薩,主軸為如何像佛陀一樣,身語意三業清淨無染?如何修行成佛?而文殊菩薩以生活事行為例,說明於日用中觸境逢緣,若能善用其心,念念不離眾生,則每個當下都是成就一切佛果的契機。舉例如下:
若有所施,當願眾生:一切能捨,心無愛著。
若在厄難,當願眾生:隨意自在,所行無礙。
若舉於足,當願眾生:出生死海,具眾善法。

因此,可善用covid19的因緣於返照修行.防護心離三毒;也同理大眾所受疫情之苦,發大慈悲心。
◆契悟般若本性的入手處:反省檢討、收攝六根(在收攝的當下,境界的影響就自然地減弱了),進而如實返照,依不生滅性起觀照之用,了法無實,離人我是非對待。能觀之心始終要清楚明白、不動、則能漸漸破執入理,親見實相。
「心隨萬境轉,轉處實能幽。隨流認得性,無喜復無憂。」於境界中,能認取不生滅的本性,不隨境界流轉,就能得自在。
文殊菩薩示無著文喜禪師,末法眾生見性法門:「若人靜坐一須臾,勝造恒沙七寶塔,寶塔畢竟化為塵,一念靜心成正覺。」學習返照,活用教理,做任何事都想到眾生,常起慈悲心,恒思利他,自然然就能消融我執、得解脫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感恩見卯法師的線上分享
感謝大家的配合與參與
分享本文
見卯法師
主講人
見卯法師
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