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

「楞嚴」悟道----眼中見性認真心2021原境春季主題展

主講人
胡健財 老師
活動日期
2021/05/14 星期五
活動時間
下午2:30 - 下午5:00
活動地點
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47號  
胡老師因過去於政大中文所就讀博士學位,而做楞嚴經學術論文。本次講座是從討論中給大家得到《楞嚴經》的基本了解。
以下是當天的演講大意,以及胡老師的補充說明。

《楞嚴經》總共有十卷,以結構來說,有見道分(第一~四卷中,了解真理)、修道分、證道分,以及另外的助道分(五十陰魔)。《楞嚴經》提出:以眼根悟道,耳根修道。

經文是從阿難遇劫歸來,向佛請定,以及佛的三問為開始:「阿難見佛,頂禮悲泣,恨無始來,一向多聞,未全道力。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:妙奢摩他、三摩、禪那最初方便。」阿難啟請佛陀要如何獲得修成菩提的定力,以及最初下手的方法為何?

之後,佛便在三問之後,當阿難回答「心在身內」,佛尚未破斥,便告訴阿難這個大定之名:「爾時,世尊在大眾中,舒金色臂,摩阿難頂,告示阿難及諸大眾:有三摩提,名大佛頂首楞嚴王,具足萬行…」

指出阿難問定與佛之答定,中間有「三問」,是因為「三問」是拷問阿難對「心」的瞭解到什麼程度?因此顯得重要。

如來的「三問」是:(一)見何勝相,發心出家?(二)將何所見,誰為愛樂?(三)唯心與目,今何所在?

第一問,得出:見善發心,等同妄想的結論。第二問,得知阿難以目為見,心為愛樂。因此,才有第三問:心目何在?
此當中,佛舉喻說明:「譬如國王,為賊所侵,發兵討除,是兵要當知賊所在。使汝流轉,心目為咎。」則知如來認定阿難之心是「賊」,是被討伐的對象,並非真實,但是,阿難不知,還一再說明此心之所在。

「七處徵心」便是阿難「想」了七個「心」的處所所在,但一一被佛破斥,稱為「無有是處」。
胡老師對「七處徵心」的理解,不同於時下流行的說法,首先,指出前四個是「凡情的執著」,而後三個是「佛法的執著」;其次,這些執著,時下的意見以為:以「分別」為心,屬於「妄想」,應當破斥。

但是,胡老師在處理時,卻反省「破斥」不完全是「否定」;因為:假如「七處徵心」是破妄,而「十番顯見」是顯真,破全是破,而顯全是顯,這是「相對」的講法,是「法相」的講法。因此,「無有是處」,是指「沒有那個地方」,其實,是佛陀要阿難反省「為何沒有這個地方」?假如「身在哪裡,心在哪裡」的話,「心在身內」,能否成立!

換言之,「心在身內」未必是錯,但阿難卻是錯,為甚麼?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。同樣,「心在身外」、「潛伏根裡」、「內外兩在」,乃至「無著為心」,也未必是錯,但阿難卻都是錯,這是甚麼原因?
在大綱裡,分別提出「七個」思考方向,可供參考。

以「心在身內」為例,假如「心」不在「身內」,則此「身」是誰?而佛言「無有是處」,是說「沒有阿難所說的那個地方」,則所謂的「身」是甚麼?基於此「身」無「心」便不是我,那麼,我所說的「身」,是「身」嗎?然則,「身」非「身」,而阿難以為有「心」,這是妄想;雖是妄想,但是,阿難一連說出七個,是說「情況」不出七種,代表凡夫與修行人不同的執著與分別,而我們研究經文的人,有沒有反省問題之所在?即任何的一種,都可以藉此而入道。

「七處徵心」的文本十分嚴密,思考性與邏輯性很強,很容易掉入「文字」的障礙中,而讀者也往往誤認自己是站在佛陀的一邊,以為跟著討伐阿難「攀緣」為心即可;殊不知「攀緣」無體,從「無體」中覺悟,才是「七處徵心」的教法所在。

這次演講,是希望可以講到「十番顯見」,因為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說法,但是,講的時候,有些障礙,來自與聽眾思維方式的差異,溝通有點困難,個人方面,習慣使用「無有是處」的方式來表達,卻容易被誤會在作「否定」的陳述,然而,「真理」本非在「法相」中糾葛,或是用語言概念來推論即可,個人是希望把大家導入對「法性」的把握,因此,是超越一一的相對性:超越「自我」的色彩,體察「無我」的心情,不要錯用佛學理論來思考。這樣,好幾位提問題的觀眾都被我打回去,其實,我是在用「七處徵心」,不只是在講它的理論。

其次,由於阿難不知問題之所在,佛為他開示「二種根本」的道理,即:生死根本,以攀緣為自性;清淨根本,以清淨為自己。這是要點醒阿難,為甚麼還是不知道自己是以「攀緣」的心來談「心」之所在,為甚麼不能放下「相對」的想法,直接用「心」來感受「心」之所在。

正因為阿難是習慣以「分別」為心,佛指出:「此非汝心。」這是「前塵虛妄相想」,因此,知道「二種根本」之後,便是「抉擇真妄」,即妄心「離塵無體」與「真心有體」的道理。然則,真心有體,其體為何?

「十番顯見」即從見性中肯定自己,答案有十個,但是,這次演講,連「七處徵心」也未能講完,因此,暫且留下這方面的疑問,倘有機緣,他日再敘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感恩胡老師蒞臨原境的分享
感謝大家的蒞臨參與


臉書貼文分享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uchin.Buddhism.AH/posts/1683889021821587
分享本文
胡健財 老師
主講人
胡健財 老師
簡歷:
  •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。
  • 專長:中國文學史、中國文學理論、大佛頂首楞嚴經、先秦儒學。
  • 曾任:政治大學講師,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學者、客座副研究員,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 系主任、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專任主聘副教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