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

臨終階段之佛教修行目標2020原境秋季主題展

主講人
越建東 老師
活動日期
2020/12/14 星期一
活動時間
下午2:30 - 下午5:00
活動地點
台中市西區民生北路147號  
|活動花絮|

越教授透過初期佛教經典與阿毘達摩的解釋,探討生命結束前一系列「臨近死心」的階段,佛教徒如何進行最後的努力,以完成理想的佛法臨終關懷目標。

台灣醫療經過二十年來的努力,「安寧緩和醫療條例」及「病主法」已有十分珍貴的資源作為其助緣,讓大眾可以更充分地為「優質」的往生做準備,造就了許多往生者善終的因緣。在台灣有「億萬等級」的安寧醫療條件、專業助念團體作為助緣,透過「他力」達到善終;然而,除了「他力」,佛教徒是否能夠在臨終時不束手待斃、不任人擺布,發揮「自力」的功夫達到最高品質的往生?佛教徒如何面臨死亡前的臨終時刻?如何達到修行的制高點?

越教授透過自身學佛三十幾年的經歷,發現南傳佛教修行者非常擅長利用平日禪修的功夫,以及平時所累積的善業,幾近完美地應用在臨死的時刻;並且以四念處為主的禪修方法作為主導的方向,展現出佛教弟子以自己修行之力配合對三寶的信心、坦然面對死亡的豁達心境。這種以「自力」為主面對病痛及死亡毫無懼怕的典範,與當下漢傳佛教普遍仰仗「他力」有相當不同的態勢。

今年二月,越教授獲悉結識多年、曾就讀佛學研究所的師大老學長,傳出自己因肝癌末期準備面臨死亡的消息。越教授十分敬仰學長坦然面對死亡的態度,因此決定帶著妻小遠赴台北瞻病,進行全家人臨終關懷學習之旅。學長雖然身體已消瘦虛弱、黃疸明顯,但仍然全神貫注聆聽越教授分享南傳佛教臨終時的智慧及處理方式,且不時合掌點頭回應。在兩日之間,學長身體迅速衰弱,越教授根據法談、思維法義,將佛法臨終關懷的重點整理如下:

臨終階段→臨近死心→死心(真正的死亡)→結生心→未來世
◆臨終階段:是被醫生判定醫療無效之後,還有剩餘的體力及完成最後心願的時期。
◆臨近死心:最後時段(短至數分鐘,長至多小時),這時的功夫非常重要,因為關係到臨終正念的品質與層次,而影響到下一世。若要在此階段產生正面的心念,就應該在前面的階段(還有精神力氣時)廣修善業,盡力養成善行與培養正向心念。
◆死心:是無法自主掌控的,不易自知何時來臨,只有高階修行者(如:修四念處者),或對於氣息特別敏銳者,才有辦法達成所謂「預知時至」的境界。
◆結生心:是投生到下一個生命型態的第一個心,隨後迎接的就是未來世。若在「臨近死心」時面對好的對象(起善心),則下一世可投生到善趣,甚至證得道果智或涅槃;反之,若面對不好的對象(冤家醜事、罣礙)而起瞋恨,則下一世的遭遇會非常悽慘。

佛教的臨終品質有五個層次:涅槃、思惟法義、產生法喜、寧靜、排除世俗亂心。涅槃是最高層次,大部分的佛教徒介於思惟法義與產生法喜之間,層次的不同取決於平時造的善業,心的所緣是修行的關鍵。

一、涅槃:以涅槃為心的所緣,讓心有證悟的機會,其下手方向為觀無為法與貪嗔癡三毒的熄滅。
二、思惟法義:要特別針對生命現象的苦去作觀照與肯定,最重要的是無常論,老病死是真實法(法的展現),因為人只有在病痛時對於苦、無常、甚至無我的感受最深刻。
三、產生法喜:歡喜心可以取代臨死時內心的憂悲苦惱,作法多元:可透過聽聞高僧或大德現場開示而取得領悟;透過邀請僧伽為自己受三皈五戒,提示六隨念產生淨信心;透過做功德事、親手供養僧人產生隨喜心;透過請僧、大德、聖像產生恭敬心;最簡單者是對自己及他人散播慈心。
四、寧靜:禪修、觀呼吸、觀聖像,藉由開示頻道聽經聞法,讓心定下來。
五、排除世俗亂心:不執著眷屬財物,不起追悔心、傷心,即便家屬傷心也最好不要在亡者面前痛哭,以免產生罣礙而難以在最後一刻平靜地離開。

老學長最後依然用孱弱的身體振作聆聽越教授大字報的文字說明,不時合掌點頭示意,兩日後,他在臨終初夜時分血壓開始下降,隔日清晨上床禮佛皈依三寶,且說願意將他所做的功德全部迴向給一切眾生,躺下後,在沒有大量出血、疼痛的情況下安然往生,非常有福報。

在臨終之前,人人都可以為善終做長遠的準備,平時廣修善業(布施、三皈五戒、聞法)、憶念善業(持戒、皈依、誦經)、名義修善(生隨喜心、迴向功德)、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禪修。次要可以藉由佛像、聖者像隨身在側,聆聽開示音檔;放下對眷屬、財物世俗事的執著;恭請比丘(尼)僧應供、開示、誦經;恭請助念者(瞻病者、道友)示教利喜、同事共修及迴向……等等,都是佛教徒隨時可以實踐的方式。

能夠生與死都在台灣這塊寶島上,其實是非常有福報者,人人皆可享用豐富且便利的醫療資源,仰仗助念團體的發達,但除此之外,「自力救濟」其實更能進一步砥礪琢磨出了脫生死、現證涅槃的真實智慧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感恩越教授蒞臨原境的分享
感謝大家的蒞臨參與
分享本文
越建東 老師
主講人
越建東 老師

現職

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/西灣學院合聘教授(2019.08-)

最高學歷

  • 2004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(University of Bristol)神學與宗教研究系佛學研究博士
  • 1999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(University of Bristol)神學與宗教研究系佛學研究碩士
  • 1997 台灣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
  • 1993 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學士

學術專長

印度佛教哲學、佛教經典語言與文獻(梵語、巴利語)、禪修學、阿毘達摩心識學、科學與佛教之對話